随着城市的发展,在这个流水线慢慢磨掉匠心的时代里,有这样一群被时光遗忘了的手艺人,他们历经岁月却依然坚守着手中的
艺术,不为繁华易匠心。
(资料图片)
在沙坡头区文昌镇西花园社区西园小区一带,提起理发,大家
都会想起老手艺人王治平,一位年过七旬却依旧精神抖擞、笑容满面的理发师。铁路西园小区北门口,一间15平方米的小屋、两把老理发椅、一张桌子、一面镜子、一把剃刀、一张单人小床,是王治平的所有家当。50多年的时光练就了王治平精湛的手艺,每一次修剪都认认真真,每一个动作都娴熟于心,剪发、刮胡子、修面样样拿手。因手艺好,回头客多,很多搬走的老年人还是会回到王治平这里理发。
“我在这理发已经十几年了,价格实惠,手艺也很好,很适合我们老年人。”西园小区居民田庆英说。
王治平说,自己从小就受父亲的熏陶,喜欢上了理发这门手艺,一直跟着父亲踏踏实实学习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,王治平从甘肃平凉嫁到中卫,带着这门手艺,参加了理发师考试,又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,就自然而然地租起门面,开起了理发店。
据王治平回忆,刚开店的时候,理发3毛钱,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价的上涨,自己的小店也涨了涨,但一直以来价格公道。
“我租店挣钱不求大富大贵,够补贴家用、养家糊口就行了,所以价格一直都比较低。”王治平说。
5元钱的亲民价格,一理就是10多年,便宜实惠的价格赢得了顾客的广泛好评。王治平说现在年纪大了,干不动了,自己将这门手艺传给了女儿,忙的时候会让女儿过来搭把手。
来找王治平理发的基本上都是60以上的老年人,还有一部分人行动不便的,王治平为他们提供了便利,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暖心的服务。“有时候碰到没带钱或者困难的,就不收钱了,我平常也会多买些包子放在店里给吃不上饭的人,有的老年人没有养老金,有的孤零零一人也没有什么钱,我就给免费理发,这些都是常有的事。”多年来,王治平经常到养老院为老人免费理发,为疫情防控志愿者免费剪发……
一把剪刀,一把推子,残存着光阴的痕迹,记录着一位老手艺人的故事。手艺人更像是“守艺人”,几十年如一日,他们收取着低廉的价格,做着朴实用心的工作,始终坚守着这门手艺,践行着“择一事,终一生”的初心。王治平的这份守望,不仅是记忆的传承,也是情怀的延续。图为王志平正在理发。
(全媒体记者 范本哲)
▌来源:中卫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