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观点
(相关资料图)
近期信用利差走势分化,机构挖掘重点是城投下沉及二永拉久期,与我们4月12 日在《信用利差临近瓶颈,转向挖、换、守》的判断较为一致。展望后续,企业融资需求尚未实质好转,信用债供给恢复缓慢,理财规模扩张的需求力量不减,票息策略仍有惯性。但利差压缩到2015 年以来历史低位后,赔率变弱,可挖掘的点大减,票息为主,交易难度加大,需要平衡精选与风险。品种上,二永可尝试头部、高流动性城农商行增厚收益。城投方面,融资顺畅、财政回暖地区可适当博弈,如天津、山东。地产基本面弱修复,关注次优国企债机会和优质民企机会。产业关注景气持续或改善的行业国企债机会,如煤炭、电力、休闲服务等。
供需支撑仍在继续,待融资需求实质恢复破局
近一个月市场表现来看,低等级短久期城投,3-5 年期二永债利差下行最多,信用利差整体压降空间有限,点状挖掘为主。往后看,利率短期明显上行风险不大,5、6 月信用债供给淡季、叠加到期量较小,信用债供给难以大幅放量;需求方面,银行存款利率下行一定程度上增强理财产品吸引力,预计理财仍有小幅增量,二季度大行大量投放贷款压力缩减,但居民存款新增高于贷款新增,银行仍有配置需求,公募基金委外仍有增量。从供需关系来看,信用仍将是市场挖掘重点,票息策略持续。但利差大多低位,信用基本面分化持续,公私募产品监管趋严,不建议过度下沉,谨防饮鸩止渴。
本期专题:产业债盈利盘点,中下游好于上游,后续重点关注需求变化22 年产业债盈利整体下行,23Q1 呈修复态势,内部分化较大。23Q1 新能源、电气设备持续向好;上游煤炭较为稳健,盈利持续上行,钢铁、水泥业绩承压明显且亏损进一步加大,有色一季度盈利下行;中游化工、机械设备、轻工制造供需承压导致盈利下滑,基建支撑建筑工程盈利稳定;房地产有所修复;休闲服务和传媒等可选消费行业低基数大幅修复,但距离19 年同期仍有差距;纺服、商贸仍承压。现金流来看,一季度筹资、经营现金流均有好转,地产同比改善明显。偿债指标整体改善,杠杆率走势分化,22 年石油、煤炭、有色、新能源等盈利较好的中上游行业杠杆下降较多。
城投债监管偏紧持续,短端下沉适度博弈
近一月利差压缩集中在中低资质中短久期品种,机构倾向一定程度区域下沉增厚收益。从中高等级轮动到短端下沉已成为机构普遍思路。城投配置策略上,由于中短久期中高等级城投债利差已经压缩至近七年历史低位,性价比低。中低资质长久期城投债仍需谨慎,短端下沉增厚收益已成普遍思路,但省份可控制在再融资较强区域,“地方财政压力+债务严监管+地区分化”的问题依然存在,避免过度下沉。对于部分区域高票息核心主体可继续参与博弈(天津),对于少数前期因舆情扰动利差走阔但债务率不高、风险可控区域亦可博弈认可度修复空间(山东)。
还有哪些机会?
信用债供求关系仍正面,但交易难度加大,更需兼顾精细择券和防风险,其他品种还有哪些机会?负债端稳定的机构可适当拉长中高等级信用债久期。
地产方面,销售数据反复,政策保持定力,放松仍有空间。国企地产债利差仍有小幅压缩空间,重在个券挖掘,优质稳健民企仍可博弈。高等级二永债继续下行空间有限,但仍有配置价值,尝试选择头部、高流动性城农商行增厚收益。此外,资金利率保持中性,息差空间不大,且利率明显下行后,赔率变弱,加杠杆的性价比不高。将部分高等级短端信用债换持为3、5 年利率债,增加流动性资产比重。
风险提示:地产景气修复不及预期,监管政策超预期,资金面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