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家四口相继病倒
(资料图片)
近日,浙江一名82岁老人
在茶田里采茶后
突发疾病离世
随后,老人女儿、女婿及
女婿姐妹相继倒下
出现发烧、白细胞减少、血小板减少
大家症状相似
只是严重程度不太一样
老人女儿甚至出现了昏迷时而混沌,时而清醒清醒时又烦躁不安,无法与人交流
采茶被蜱虫叮咬之后
通过接触病人血液体液传播
他们先后被送到了浙大一院急诊科,最终被确诊得了急性传染病,名叫“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”,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
感染病科医生介绍,他们每年会接到这样的病例10~20例,只是今年来到医院的人相对比较集中。“这是一种急性传染病,首发的病人去了野外采茶叶,被含有病毒的蜱虫叮咬感染的。后续的病人则是因为密切接触了这个病人,病人的体液、血液都含有大量的病毒,是可以传播这个病毒的。”
“任何一个传染病新出来时,往往比较重,因为人体没有抵抗力,没有免疫反应。轻型的病人基本上能自愈,一个星期左右就好了,那么重型的病人就要重视了,这个病的病死率在5%~33%不等。”
宁波阿姨发烧4天后急送医院
“这种病毒很隐蔽、不常见”
4月7日,宁波北仑区69岁的王阿姨(化名)因反复发热、全身乏力持续了4天后,被送至北仑区人民医院急诊科。检查报告结果显示:新型布尼亚病毒阳性!医生进一步了解得知,王阿姨也曾上山采茶。
其实每年春夏之季
陕视君就发过
很多有关蜱虫咬伤人的新闻
2022年8月,南京市第二医院连续接诊了8例蜱虫叮咬患者,其中一位70岁患者出现发热、神志不清、血小板减少等重症表现,经规范治疗后病情方才稳定。
2020年,西安5岁男孩瑞瑞周末跟着妈妈去了秦岭山里的农家乐,回家后妈妈无意中发现孩子的肚子上多了一个”黑痣”,到了医院才知道,这个黑虫子叫蜱虫。此时小虫头部已经深深扎入皮肤,正在吸血。
2020年5月30日,一则“3人因蜱虫病病逝,曾接触去世感染者”的新闻更是引发热议。
网友评论
蜱虫病是一种什么病?
被蜱虫叮咬怎么办?
陕西省卫健委曾发布提醒
▼
小小的蜱虫究竟长什么样?为何能致人死亡,甚至出现人传人的情况?被咬后如何处理?
蜱虫,俗称狗鳖、牛虱、草爬子。常常隐藏在浅山丘陵的森林、草丛、牛羊皮毛间。它生长的每个阶段都必须以吸血为生。没吸血时,其腹背是扁平的,仅有芝麻粒般大小,吸血后变得如黄豆大小,大的甚至可达指甲盖大。
每年4-10月是蜱媒疾病的高发期。我国近年来流行较为广泛的几种蜱媒传染病有: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(蜱虫病)、森林脑炎、莱姆病、斑点热等。其中蜱虫病在我国最为常见,河南、山东、辽宁、安徽、湖北、浙江为高发省份。
蜱虫病常以发热、血小板减少、白细胞减少及胃肠道不适等为主要特征,部分病例可有头痛、肌肉关节酸痛、肢体抖动、行动困难等。叮咬处局部皮肤可以出现红色的丘疹,斑疹或风团样皮疹。
老人和小孩等身体抵抗力比较弱的人群被叮咬后,极易引起严重症状,病情可能进展更迅速。感染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(“蜱虫病”的病原体)的少部分病例可发展为重症而死亡。据统计,目前该病的平均死亡率为7.3%,最高死亡率可达30%。除了人类,动物亦可感染该病毒。
如果不慎被蜱虫咬伤钻入体内
切记:千万不要用力拔出!
因为蜱虫前端长有倒刺,发现蜱虫叮在身上时,千万不要生拉硬拽,这样很可能会将蜱虫的头部或口部断在体内,引发感染。
正确的处理方法是:
1)及时就医。
2)如就医不便需自行处理,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,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,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虫。用镊子尽可能地紧紧夹住,慢慢地向上轻拉,远离皮肤。切记,不要左右摇晃或扭曲转动镊子,因为蜱虫的口器是倒刺的,多方位的拖拽可能会折断蜱虫的头部或口部,从而在皮肤中遗留蜱虫残肢,增加感染机会。
3)用肥皂水或者温和的消毒剂彻底清洁被叮咬皮肤,观察几天被叮咬后的反应,是否出现皮疹或者感染迹象。
4)处理完蜱虫之后,要彻底清洁手部、镊子等触碰到蜱虫的所有物品。
蜱虫喜欢叮咬哪些人?
人的哪些部位易受攻击?
研究发现,蜱虫叮咬人的皮肤并不是完全随机的。那么,蜱虫最喜欢叮咬什么人、什么部位?一旦被蜱虫叮咬又该如何及时发现?
专家表示,儿童比较容易受蜱虫叮咬,因为儿童比较好动,在户外接触到的动植物更多,同时儿童的体温比较高,容易吸引蜱虫。容易被叮咬的部位一般是皮肤比较柔软的部位,比如腋下、耳后、颈部、腹股沟等地方。
如果户外活动之后,发现自己的皮肤表面有痣一样凸起的黑点,周围稍微有一些红,拉扯不掉,甚至有腿,还会动,就要高度怀疑被蜱虫咬伤了,需要尽快到医院处理。
一图看懂
夏季实用防虫手册
进入六6月,气温不断升高,蚊虫的密度值也在不断上升,7月下旬至8月上旬蚊虫密度将达到高峰。夏季,蚊子、螨虫、隐翅虫、蜱虫、恙虫等蚊虫活跃,人极易遭到叮咬感染多种疾病,严重的可致死亡。这份“”夏季实用防虫手册+急救方法”,请一定收藏好。
小虫虫可能传染大疾病
夏季蚊虫活跃
一定要注意防范
尤其是外出消暑露营时
更要做好防护
(陕视新闻综合)